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义伟实习生 陈予惠 谭栋3月3日晚,白塘镇镇江境寿山宫红灯高悬、香烛长明,一条红毯从寿山宫直铺至里山庙庙前广场上。数米宽、数十米长、半人多高的柴垛被点燃,火光大作。一场惊心动魄的赤身蹈火就要上演!
村民齐聚欢庆元宵东南网莆田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章逸琳 文/图)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七),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举行赤脚踩炭火祈福闹元宵活动。当晚8时左右,村民齐聚沟尾埕祠堂外,垒起5堆柴火,为接下来的“跳山火”做准备,现场锣鼓助兴,人声沸腾,鞭炮齐鸣,一派欢腾。
2月26日(正月十七)莆田梧塘镇松东村闹元宵赤脚踩火,为乡民祈福农历正月十七村民们齐聚松东村公园广场场地上堆放柴薪叠之四尺高燃起冲天烈焰英姿焕发的踩火人身着统一服装扛着棕轿一场惊心动魄的元宵活动拉开序幕在震天的鼓声中抬轿的年轻人从炽热的火海穿行而过踩在炭火之上驱邪除晦,祈福旺新年
正月廿三白塘镇江赤脚跑炭火当天晚上镇江村山庙前广场垒起数十米长半人多高的柴垛红纸点燃柴垛,柴尽炭生领队打着宫伞率先跑过炭堆随后扛棕轿的四人组同时快跑棕轿在肩上起舞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往复数趟,火星在脚后飞舞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炭堆渐冷,火星渐稀人们将未燃尽的“火宝”带回家祈求兴旺发达
2月13日正月十六,莆田元宵的节日氛围依旧浓厚。在涵江区梧塘镇梧梓村,一场震撼人心的“跳柴火”盛宴正在上演。一堆木柴在广场中央堆起,熊熊燃烧,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和鞭炮声,数十名青年抬轿冲向火海,赤脚穿梭其间,周而复始,直至火熄而止。村民刘锦堂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
挑担盘、打铁球、爬刀梯等元宵民俗文化现象体现了民族精神、 抗争精神,记录着莆田先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历史——抗倭民俗 代代流传莆田春节,一年两度,全国独有年三十“做岁”,正月初一“过年”正月初四“做大岁”,正月初五“过大年”红春联上有白额,正月初二不走亲这些独特的习俗源于明代
2月13日,农历正月廿三,涵江区白塘镇镇江村寿山宫举行独特的元宵民俗活动,青壮年赤脚跑炭火(如图),祈愿家家兴旺、户户平安。 当天,在距离寿山宫不远的里山庙前广场上,早早就垒起了半人高的柴垛,长十来米,上面还铺有一层干草助燃,周围则是一圈沙子。
2月21日,农历正月廿四,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举行赤脚踢炭火闹元宵活动。当晚8时许,夜幕下的白塘湖公园人声鼎沸。广场上,松木柴堆熊熊燃烧,火光冲天,渐渐烧成炽热的炭堆。激昂的锣鼓声响起,身着统一服装的小伙子扛着棕轿,赤脚奔跑并踢向炭堆,火星四溅(如图)。围观的市民和游客欢呼声阵阵。
正月廿三到莆田涵江区白塘镇镇江村过元宵看赤脚跑炭火祈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贺元宵赤脚跑炭火正月廿三是镇江村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当晚,村中寿山宫前广场红灯高悬,彩幡飞舞垒起长达数十米的柴垛用红纸引燃柴垛一时尘烟滚滚火光大作,热浪冲天(图源:莆田发布)随着柴尽炭生铺成炭火路勇敢的跑火者在火
从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家家齐上阵爬刀梯、跳傩火摆棕轿、打铁花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元宵闹春,炽热狂野。郭劲摄万斤红桔祭梅妃正月初三至初七莆田荔城区江东村最早过元宵的地方之一浦口宫15座桔塔,重达万斤代表村中15个里社人丁以桔寓吉,祈愿和顺迎春纳福。黄铭洪摄“桔”祥如意。
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七,赤脚踩火闹元宵活动在涵江区梧塘镇松东村火热上演(如图)。 当天中午,松东村福寿宫广场热闹非凡,村民和游客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广场中央,大块干柴堆叠而成的圆形柴塔有一人高,点燃的火焰冲天而起。 待干柴烧至焦黑,村民使用工具在其中铺出一条“火路”。
元宵,不仅成为莆田展现传统文化和城市活力的新名片,也成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七,莆田仍在继续“过年”。在涵江区梧塘镇松东村里,小小的中央广场里站满了八方来客,他们屏息看着“赤脚踩火”的表演者抬着棕轿、踏过燃烧的炭火,最后发出阵阵感叹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