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蒹葭 古老的《诗经》里有《蒹葭》一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句描绘的是深秋时分,白露凝而为霜,枝杈纵横的河道旁蒹葭遮遮漫漫,寒瑟苍黄。河中水汽滋蔓,白雾横生,一片苍茫,恍若仙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里的美妙秋景和浪漫情怀流传千年,也让“蒹葭”一词为人熟知。“蒹葭”具体是什么植物呢?其实,“蒹葭”并非一种植物,而是两种。“蒹”是我们通常说的荻,“葭”指的是芦苇。二者均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沼泽等潮湿环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时节将至。蒹: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古代文献中记载: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在诗词里有不少关于蒹葭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蒹葭倚玉【拼音】jiān jiā yǐ yù【释义】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语法】蒹葭倚玉主谓式;作谓语;用于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