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邓小平没说过“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这篇文章很严肃地对曾经的段子进行辟谣,这段曾经出自《大国思维》的一段话是个段子,不是邓小平可能说的话,当时的历史资料和两国会面时间也不对不上,这里不再详述。
菲律宾,说起这个国家,我想起一个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简单说就是受虐癖。直到南宋崖山海战,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南宋10万余官民跟着跳海殉国,陆秀夫的儿子陆自立,带着剩余的人逃到菲律宾,给这个岛起名叫陆宋,后世发音变化,变成了吕宋,陆自立在吕宋休整了一段时间,担心元兵追杀过来,继续向南走,到了爪哇岛,建立了顺塔国,前前后后存续了100多年。
如果有一天,某个混得不太好也不太差的外人突然提出要成为你大家庭中的一员,你会什么反应呢?幸福来的太突然,答案毫无疑问,那是肯定同意了。历史上也有一例类似的事件,不过这种请求被当时的大家长乾隆皇帝给断然拒绝了。事情发生在1753年,即清乾隆十八年。不过事情,还要从明代说起。
据载,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公元226(吴孙权武五)年,东吴官员朱应、康泰巡抚东南亚,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天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康泰回国后著有《吴时外国记》,可惜的是早已亡佚。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
作为快速崛起、在某些领域已经能与美国抗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无疑是美国霸权主义体系中的一根刺,让美国在东亚地区很难动手动脚。于是,唆使邻国在中国边境挑衅、冲突便成为美国抹黑中国、侵犯中国主权完整的惯常手段,菲律宾就曾经是美国手下的这么一颗棋子。
导语:天下大事,合则必分,分则必合。这是历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自然逻辑。当然,这其中人为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大清帝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或许是恨,也有可能是喜。就拿大清帝国时期的藩属国数量来说,简直达到了历朝历代之最。大清朝的藩属国。
昨天是周六,手机玩的很晚,睡眠质量不高,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是一个时代的缔造者——乾隆皇帝。嘿嘿!我怎么就成了乾隆皇帝呢。在梦里,我听说东南亚是一块富饶之地,但还不是很开化,当地人们都对中国很向往,希望变成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