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发布《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2024》,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应用态势。“过去一年里,语言模型不断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基座进一步发展。
央视网消息: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有许多领域的机器人正在经历从仿制到领跑的转变。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防护装甲、机械臂、外骨骼……在科幻电影当中,这些装备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记者在展会中就见到了拥有类似功能的外骨骼机器人。
截至11:1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0.8%,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0.6%。据工信部披露,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据《西班牙人报》网站12月11日报道,人形机器人会做饭、照料植物,在下坡时也不翻滚。每个月,人们都能看到人形机器人自主或通过远程控制学习执行任务的新例证。许多公司都致力于参与这场技术竞赛。
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机器人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有何亮点?各地又在哪些新赛道上比拼?机器人产业的细分品类发展状况如何?本版推出系列调查,初探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机器人产业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步入了技术创新密集活跃、应用深度拓展的发展机遇期。广东作为制造业强省和数字经济产业大省,为通用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来源:经济参考报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大会开幕式上获悉,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应用拓展和行业治理的重要力量,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2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 实习生 张轩)在今日上午开幕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提到,截至 2024 年7月,我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已超过 19 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
机器人是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的关键装备。前不久,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领域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2023年每1万名员工配有470个机器人,密度是2019年的两倍多,升至全球第3位。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林碧涓)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使用方面已超越德国。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IFR表示,韩国以每万名员工拥有1012台机器人位居世界首位,自2018年以来增长了5%。
从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到“天工”“青龙”横空出世,从会说四川方言的“夸父”到创下两个月开发速度之最的“行者泰山”,中国发布整机产品的企业数量已超过20家,远多于国外企业数量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竞争优势正在形成,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谐波减速机、二维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进入国际头部企业的供应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按照程序指令完成自动作业。 王建安摄(人民图片)7月10日,甘肃省张掖市,国网甘肃张掖供电公司开展机器人带电安装验电接地环作业。
8月23日,2024中国机器人创投巅峰论坛在京举办,正值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此次论坛汇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顶尖投资人、先锋创业者以及知名产业方,共同探讨了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论坛还揭晓了“2024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机器人公司TOP20”榜单。
中新网11月2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 程姝 实习生 吴子鹏)“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现在十分先进,在海外有充足的竞争力。对当地来说,中国企业过去建厂,对他们也有帮助,这是一种双赢。”猎豹移动创始人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谈及中国企业出海话题。
来源:【三门峡日报-中国三门峡网】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之后,河南造的工业机器人也在今年迎来了出海浪潮。今年以来,河南多家企业生产的焊接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外贸出口订单忙到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几年,河南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