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06-25 18:45:16 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三餐四季。淄博市临淄区的“80后”小伙曲风涛干起了搬运工,一干就是十五年。每天要搬运几吨货物,将生活的重担扛在了自己的肩上。跟着镜头一起走近这位“80后”小伙。
一个并不算壮硕的瘦弱男子,用肩膀背起十五袋米,堆起来像一座小山。我很佩服用十年光景在重庆扛出一套房的冉光辉,他也是搬运工,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尼龙绳,到处揽活干,他搬运的每包货物轻则几十斤,重则几百斤,一包只赚10元,却要花十多分钟或半小时爬坡上楼,当真赚的是辛苦
尽管靠出卖体力赚的钱不是很多,但“老黑”始终累并快乐着。龙胜大山里,“老黑”帮人装木头上车。15年前,扛着90公斤的枕木走十几公里才能得2.5元,而现在这样的重活没有200元一天,根本请不到人。扛完木头,“老黑”和同伴在大山里生火做饭,就地吃午餐。
我们平时看到浑身腱子肉的人,除了健身房的举铁壮汉,还有平时我们生活所见的重体力劳动者。由于长期的体力劳动,他们的肌肉得到锻炼,呈现给大家的效果是肌肉线条分明,6块凸显的腹肌、低体脂,这样的身材让许多普通人羡慕不已。
3日14时许,闫中海、赵佳彬等人忙碌的全景 黝黑的膀子、豆大的汗珠、浸满汗水一拧哗哗直淌的毛巾……头顶三伏高温,有这样一群人在临沂商城各物流园区忙碌。他们是默默无闻、为生计打拼的物流装卸工,但正是在他们肩扛手抬、装载配送下,每日成千上万吨商品物资得以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依然有一部分的农村家庭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去做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以换取微薄的收入。那么,他们常做的体力劳动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一下。1、搞建筑首先第一个是搞建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工。
我就在这档口被调到公司,分配到新筹建的仓库当保管员,地点在李家浜第一米厂河浜对岸,库房是原粮食仓库改成,原来是二轻局的一个仓库,一个主任加三个保管员组成班子,一张办公桌几个人合用,几张凳子,几本进出登记保管帐本加上墨水瓶,需换笔头的蘸水钢笔就是全部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就几只热水瓶,一只煤球炉,中饭大都时间是自带面条煮一下加点酱油凑合,事至今日碰到吃面条还有一丝抗拒心理,吞咽功能受阻一般,没办法啊,粮食定量是要搭配面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