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 凡事皆有得与失,关键是如何辨识与衡量。《旧唐书·魏徵传》提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把别人作为一面镜子,反观检视自我,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得与失,作出正确取舍。权衡得与失,拒贪而守廉,公仪休是一面镜子。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历史是一面镜子,为后人提供镜鉴,也让人时刻保持警醒、心怀敬畏、懂得反省。然而,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即历史虽然过去,但历史中蕴藏的普遍性原则和普适性价值至今仍在重复上演并蔓延于整个人类社会。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年终总结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与梳理,更是对未来工作方向的指引与规划。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正视问题、勇于剖析,不仅能让年终总结更加真实、有分量,更能为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古典文学大家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古典文学研究光明日报记者 刘剑 光明日报通讯员 于静 范丽君受访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方铭 深圳大学教授 郭杰 山西大学教授 刘毓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近几个月来,党纪学习教育在全党全面开展,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作者:侯志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警示教育作为提高党员干部“免疫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必修课”,能起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因此,在开展警示教育时要把准“三忌三要”,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一忌流于形式,要“触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