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整理电脑照片,发现了十五年前,法国某大区议会议长一行到中国访问的照片。我随即将一张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的合影发给了当时随团的法语翻译,那时她还是外交学院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姚同学,现在她已是上海著名大学的姚教授了。关中平原分布上万座皇帝诸侯和王公将相的陵冢。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民族的语言,距离越远,语言差异越大。我国辽阔的疆域,除了普通话以外,各地的方言也是各有特色。众所周知。陕西方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从秦朝开始延续至今,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关中平原,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也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之一。但是你知道吗?
中国西安是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两千多年前,张骞正是从这里出使西域,联通中西。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让地处中国内陆的西安加速国际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交通越来越便捷,环境越来越美好,西安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在这里安居乐业。
阳光网-阳光报(记者 严文辉 文/图)10月19日12点20分,两名外国人急匆匆来到西安火车站运政稽查大队求助。原来,这俩人是法国人,来西安某高校做访问学者。由于当天天气比较闷热,他们就一直将夹克搭在肩上。
盛夏将至,又是一年毕业季!6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在兴庆校区举行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共计4008人,经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学校本科生深造比例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在陕西西安,有一位自称“老陕”的非洲人英勇,在中国十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陕西方言。从体验到传播,热爱中国文化的他,还把方言融入自创歌曲,希望能把在中国的所见所学,自己国家。用陕西话熟练点菜的非洲青年叫英勇,来自刚果(布)。
2021年4月3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追梦中华·探访母亲河”侨界媒体陕西采风行活动在陕西黄陵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将于 4 月 3 日~8 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渭南市、韩城市举办。
近日,听闻美国人学中文竟用英文字母或单词来标注中文读音,小编只能感慨:终于知道老外的蜜汁口音了!看看这本中文速成教材↓↓这本书简直堪称中文神翻译之典藏版!“不客气”被翻译成“Book Itchy”、“背脊”被翻译成“Bay Gee”、……难怪外国人的中文读音听起来总那么清奇。
正在CCTV热播的电视剧《装台》,演员们的精彩演技、接地气的生活气息,受到了很高评价。剧中西安的生活场景、陕西方言,满屏的“老陕”味。其实,剧中的张嘉益、闫妮、尤勇智、孙浩、姬他、姜冠南、郭文岗等演员,都是陕西籍,可谓本色出演。对于陕西人来说,对剧中人物的方言对白觉得亲切。
“我愿做一名文化传播者,努力在中国学生和来访的法国人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供职于西安法语联盟的法国籍法语教师Guillem Jacomy,拥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中文名字——张富贵。在西安12年,他与西安有许多故事,他说“热爱西安不需要理由”。
黑娃被网友质疑不是陕西人,于是他用一口流利的陕西话反击了网友,有人说他为什么这么黑,不会是非洲人吧,他说不是,我来的时候是白的,在陕西晒黑了。这人人称陕西黑娃,不知道你听过他没有,这一口流利的本地话瓶子不得不说佩服,为了证明自己也真是拼了啊。
11月14日至18日,作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展的对口合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剧《青铜》巴黎线上展播专场通过网络与广大法国网友见面,惊艳的演出受到了法国网友的好评。这只是陕西文化走出国门,讲好陕西故事的一个缩影。
英国小伙用世界语言讲陕西故事来西安10年后,37岁的英国小伙罗宾·吉尔班克收获了两项特殊的荣誉。年初,他被评为西北大学副教授,成为西北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特评为副教授的外国人,也是陕西省首位外籍专家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法国人不远万里到西安学做一碗面 /by功夫熊猫】今年44岁的法国人菲利普不远万里来西安的主要目的就是探望自己的师傅并学习油泼面。他的师傅相渝是陕西省杂技团的专业演员。1993年曾在法国给当时正在上杂技学校的菲利普教了中国杂技,同时在菲利普的家中居住了3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