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12月28日电(董易鑫)“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12月28日,潘天寿艺术中心在潘天寿的家乡——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开馆。进馆后,迎面而来的国画大师潘天寿雕像旁,写着上述内容。国画大师潘天寿的雕像。
1918年,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的李叔同,年仅39岁竟然选择了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号弘一。如果哪天老师受感动一时心软答允,世间便多了一位尊师爱师的和尚,少了一位他日国画大师潘天寿和一本《中国绘画史》里程碑式的著作。
潘天寿(1897年3月-1971年9月),字大颐,自署阿寿,于1897年生于浙江省宁海县。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他的艺术作品不仅对中国现代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代艺术家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画,植根于华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历经2千多年,是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方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等等融为一体的完整艺术体系,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造型艺术高峰。潘天寿 早年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浙江宁海人。
九十年来,中国美术学院聚集和培养了二十世纪中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众多杰出艺术人才,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吴大羽、颜文樑、倪贻德、李苦禅、李可染、艾青、陈之佛、庞薰琹、雷圭元、萧传玖、关良、黄君璧、常书鸿、董希文、王式廓、王朝闻、李霖灿、邓白、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