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病拿药听不清,在家中交流距离超过2米听不清……老年人常见的听不清、“耳背”,不仅有可能会越来越重,甚至有可能会诱发老年痴呆。近日,联影微电子与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签署了合作协议发起“益耳行动——听健大脑”公益项目,关注听力与大脑健康。
老年人“耳背”可能导致自闭?40岁以后听力逐年下降?戴助听器的老人抑郁风险更小?10月29日,天猫健康联合北京听力协会、索诺瓦集团发布《中国老年人群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下称“调研”)。调研对中国老年听力健康问题、诱因与干预措施、耳聋导致老年自闭现象等进行了详尽分析。
多数人认为老年性耳聋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干脆“耳不听为净”,沟通基本靠“吼”。在“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提示:有老年性听障碍人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重要的诊疗原则,佩戴助听器也是主要的干预手段之一。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蒋宇晓 米松“你说什么?我听不见。”“你再说一遍!”……两位老人对喊着说话,场面有些好笑,也有些心酸。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的听力也在逐渐下降。近日,一辆满载科技智慧与关爱的“移动听力车”开进了杭州金色年华。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决定2024—2027年在全国组织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听力健康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老年人如何看待听力健康?听力出现问题怎么办?
对于老年人常见的“耳背”,老年人及其家人可不能忽视,因为听力损失问题如果不加干预,不仅会越来越严重,还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近日举行的“听健大脑”公益项目专家座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联影等单位的专家发表了观点。
关注耳聋导致老年自闭现象的“助听行动2024”近日在京发起。行动初步将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的25个社区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近在身边的听力检测服务,其中北京将陆续在石油大院社区、北科大社区等10个社区落地。“上了年纪耳朵也老了,与人聊天总闹笑话,索性我也不爱出门了。
3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全国爱耳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性耳聋占据了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的首位,占比为51.61%。家住北京朝阳区小关街道62岁的徐女士,在社区残联专干的陪同下,来到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听力门诊部进行助听器调试。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实习生 丁子鸣在广州工作的小李春节期间满心欢喜地回到湖南老家。饭桌上,一家人欢声笑语,可小李却发现,自己跟爷爷说话时,爷爷却茫然地看着他,常常要他重复好几遍才回应。这个细节让小李心里 “咯噔” 一下,这一年,爷爷的听力似乎下降了不少。
“这是我第一次,以前从来没做过。”在浦东新区花木街道,61岁的王叔叔体验了一回听力测试,他戴上专用耳机,只要根据听到的声音按下对应数字,即可完成检测。 尽管王叔叔才过花甲之年,可听力一直不太好,如果环境相对嘈杂,就听不清周围人在说什么。
听力好坏与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听力障碍是全球发病率第三高的慢性疾病,仅次于关节炎和高血压。可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非常关键。“耳背”是一种高发慢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