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视同工龄认定! 这个政策对每个即将退休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了解清楚了,你的养老金可就多了!视同工龄认定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视同工龄认定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施之前,你的工作年限可以被视为社保缴费年限!
大家好,我是,热衷于研究社保知识,喜欢读书,交朋友。我们这里所讲的视同工龄是指——国家社保缴费体系开通以前,你上班工作的年限,这些在我们办理社保退休时,都是可以申请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如果认定成功,它就可以和实际缴费年限加在一起,一同来计算退休金了。
视同工龄,是指在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前,个人的工作年限可以直接算作社保的缴费年限,与实际的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办理视同退休工龄,即视同工龄认定,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一、准备申请材料在申请视同工龄认定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申请材料。
1980年就已经参加工作了,但是到了1994年才开始缴纳社保,请问视同工龄是如何计算的呢?虽然说你1980年参加工作,到了1994年才开始缴纳社保,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判断,从1980年到1993年这段时间,你至少拥有14年的视同工龄。
首先视同工龄的认定,并不是我们大家所想象当中的,1982年参加工作就一定会拥有视同工龄,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而且有的人他确实工作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不一定会拥有视同工龄,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其实在8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除了公有制的一些企业单位以外,还包括一些集体性质的企业,比如说村集体性质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的一些企业都是在80年代开始诞生的,而这个年代参加工作的人群,虽然说绝大多数都是公有制企业,但是也不乏有一些集体企业参加工作的人群。
要说退休工龄怎么算,这事可真是绕晕了一批人。有人说按年,有人说按月,还有人干脆说“差几个月能咋的,凑整吧!”但真不是你想咋算就咋算,工龄这东西,可是和咱退休金直接挂钩的,关系到真金白银,马虎不得。那到底是按月算还是按年算?咱今天就把这事儿好好掰扯明白,给大家一个清清楚楚的答案!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依据是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视同缴费年限定义:指职工或个体参保人员按规定应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或连续工作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
我们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尤其是参加工作较早的人群,比如说他80年代就已经参加工作了,那么这类人群往往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会拥有一个视同缴费年限,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视同工龄,那么究竟这个视同工龄是做什么的?
现在视同缴费年限是越来越少见到了。有视同缴费年限会对养老金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有一位朋友有1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听人们说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待遇很高,那究竟有多高呢?让我为大家分析一下。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不管是在办理退休待遇核定的时候,还是自己进行养老金测算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个词,视同缴费年限,很多人对视同缴费年限不是很理解,其实用大白话来讲,视同缴费年限其实就是养老金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可以视同为职工个人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