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1890年9月,柴可夫斯基收到了好友梅克夫人的一封信,这封信让他的心仿佛被浸入冰水中。梅克夫人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先生,我得告诉您一件不幸的事儿。因为我在经济危机中失去了太多财产,不得不停止对您的资助了。
例如 Sainsbury's正在重新命名 Kievs,以匹配乌克兰首都 Kyiv的乌克兰语拼写。乌克兰一个“非殖民化”委员会正在审查全国1000 多个道路名称和地铁站,正在努力删除乌克兰城市中以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或凯瑟琳大帝等俄罗斯历史人物命名的街道。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据俄新社2月1日报道,根据基辅市议会网站公布的材料,市议会打算向乌克兰文化部提议,将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名称中的“柴可夫斯基”删除。这份材料写道:“基辅市议会将就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更名问题向乌克兰 文化和信息政策部提出建议。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6月7日发表文章称,乌克兰各地官员正在启动所谓的城市“去殖民化”计划。全文摘编如下:远在乌克兰战火纷飞的东部前线之外,一场新的战斗正在打响:不是从战壕里,而是在绿荫遮蔽的小路和宽阔的大道上。
“普希金年轻时被流放在克里米亚,果戈理是乌克兰人,柴可夫斯基在基辅郊外度过了少年时光,列夫·托尔斯泰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服了几年的兵役,契诃夫年轻时在克里米亚生活了多年,绘画大师列宾是乌克兰人、米格的创始人之一格列维奇是乌克兰人,苏联连续两任领导人赫鲁晓夫是乌克兰人,勃列日涅夫在乌克兰长大成人…
近几日以来,俄乌关系持续紧张,直到昨天,两个国家最终还是兵戎相见,在基辅发生了激烈战斗。新闻显示,24日凌晨,中国留学生在睡梦中被战斗机的声音吵醒,昨天下午,在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中国留学生接受采访称,已经打包好了家中的包裹,并准备去采购应急物资。
日前,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刊登了一位乌克兰作家的文章,题目是《即使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罗斯也是野蛮国家》,作者批评一些欧洲作家“对俄罗斯野蛮的性格还不够深入”,他认为,俄罗斯文学代表了“一种人们只在水下呼吸的古老文化,并且对用肺而不是用腮呼吸的人充满了庸俗的仇恨。”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月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中方是否为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感到‘尴尬’”的提问时表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光明磊落、公正客观、无可非议,真正应当“感到不舒服”是那些自以为赢得了冷战、可以独霸天下的国家,是那些无视他国关切、持续五轮推进北约东扩的国家,是那些四处对外发动战争却又指责别国“好战”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