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铜陵日报】12月24日,新华社“四季中国”栏目以《铜陵白姜越冬记》为题报道铜陵白姜“姜阁保种催芽”技艺。这也是该栏目推出的第四组铜陵白姜专题报道。据悉,铜陵白姜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种植系统于2023年11月正式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0年9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铜陵白姜与山东黄姜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中白姜中的姜醇、姜醛、姜酯明显高于黄姜,其检测结果显示:铜陵白姜得油率0.16%,黄姜得油率0.12%,高出山东黄姜 30%以上。
2023年11月,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姜阁储种、炉火催芽、搭棚遮阴、手工去皮、阳光晒制……铜陵白姜有着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从种植到加工有29道工序。现在,这一古老的非遗正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秋天是铜陵白姜收获上市的季节,走进铜陵市大通镇、天门镇等地姜田,浓郁的姜香扑面而来。怀着丰收的喜悦,姜农忙着拔姜、刮姜、晒姜、腌制生姜;白姜加工企业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新农人利用直播平台展示白姜制作工艺、销售白姜产品。 在安徽省铜陵市,适宜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出特有的白姜。
铜陵白姜不再是“土包装”。人民网 胡雨松摄对住在长江边的铜陵人来说,一年四季餐桌上,白姜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中国是生姜种植大国,然而在绝大多数时候,生姜都是被当做烹饪时的一味佐料,鲜有地方能和铜陵一样,把生姜怎么种、如何腌制、怎样才好吃研究得明明白白。
来源:【安徽县融频道】近日,在铜陵白姜主产区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铜陵白姜种植大户姜梅朵将两万多斤姜种送入姜阁。铜陵白姜因姜嫩皮白而得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素有“中华白姜”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