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6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汨罗江畔,探寻屈原精神的时代价值》的报道。每年端午,汨罗江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今年尤甚。湖南汨罗官方为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推出国际龙舟邀请赛、水上祭祀大典、音乐剧《九歌》首演,以及关于屈原精神的学术研讨会等。
西北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王子今主编“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宏大研究。他们将时代要求与史家责任相结合,重视“多重证据”论证、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历史学,兼采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之长,进行跨学科研究。
2010年6月15日,余光中在湖北秭归屈原故里参加屈原纪念活动。(CFP图/图)《史记》谓“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又谓“其志洁,其行廉”。《文心雕龙》力称屈原作品“金相玉式”,“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历代吟咏屈原者多不胜数。
《传习录》记载了这么一件故事:王阳明在南镇与朋友、学生讲学论道,友人指着山间盛开的一束鲜花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文学作品中对端午节有很多精彩的描写。我们的民族,每年都有几个沿袭了千百年的传统节日,而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文化元素。端午节是我们民族重大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亦名重午。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初是为了祭祀龙神,保佑百姓安康。
中新网湖南新闻3月5日电 (刘晓元)“‘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翻开《里的清廉》一书,清风正气扑面而来;细细品读屈原的诗句,其志洁行廉的故事和美政思想,令人为之一振。
永州故城。陈斌 摄中新网湖南新闻6月22日电(唐小晴 唐高翔 朱典) 祭屈子、汉服舞蹈、古琴演奏、制香囊、做团扇、包粽子比赛……今年端午佳节,湖南零陵区在零陵古城组织开展第二届永州旅游发展大会后续活动之“乐购四季·畅游零陵”2023年零陵区“粽情端午”文旅促消费活动。
来源:光明日报一位小朋友在杜甫草堂的杜诗书法木刻廊中驻足欣赏木刻作品。新华社发商务印书馆“学生国学丛书新编”中的《诗》、《骚》、李、杜。资料图片商务印书馆“学生国学丛书”早期版本。资料图片【光明书话】什么是文学经典?叶嘉莹先生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