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听说过走路带风,可你见过“脚”也能演戏吗?这不,最近影视圈被一股神秘力量席卷,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咱们神仙姐姐刘亦菲的那双传说中的“演技派”脚丫子!在新剧《玫瑰的故事》里,刘亦菲用一场别开生面的“脚戏”,愣是把观众的目光从俊男美女的脸蛋拉到了……嗯,你懂的。
2021年,重庆蹬技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第八代传承人,石倩15岁开始学习蹬技,蹬伞是她每天必修的“功课”。轻巧灵便的画伞在她的足尖慢慢旋转犹如花朵绽放,这正是蹬技的艺术魅力。
佟丽娅新片“脚艺”大挑战,领养之路笑中带泪领养界的“足”智多谋:用脚办手续的神操作想象一下,当常规的手续办理流程遇到了一位“无臂女侠”福佳艺(佟丽娅 饰),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电影《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中,这一幕简直让人笑中带泪。
如此说来,汪曾祺堪称“玩脚”,著名作家、书画家、美食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仅将故里风情描写得出神入化,而且能做地道的淮扬菜、家乡土菜。那篇《踢毽子》,虽然不足两千字,不光描述了毽子的做法和踢法,而且还有赛法,仿佛是教科书。
近年来,民俗、国潮复兴,风起云涌间,文化传承有了更加坚定的基石和脉络。今年春节,平阴县锦水街道山头村的高跷队备受瞩目,意气风发的少先队员们身着传统彩衣,脚踩三尺高跷,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灵动起舞,为市民献上了连续三天的非遗文化盛宴。
编者按: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曾经被关注的“娇生惯养”的一代已经走向成熟。“80后”是一个曾经备受争议的群体,而今天,他们中的不少人则在最青春的时代战胜了自我成为社会的栋梁。当有些年轻人还在拿青春赌明天的时候,80后的他们无论处在社会的哪个岗位,都在默默的奋斗。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沉浸在一片欢腾的节日氛围中伴随着响彻云霄的锣鼓声和雷动的掌声远远望去只见身着戏服、化着彩妆的表演者们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随着锣鼓的节奏行进舞动仿若在“云端”上演一场空中“芭蕾”这便是杨店镇传承600余年的踩高跷表演“高跷”谐音“高瞧”寓意着
中国杂技传统可谓源远流长。据说1958年吴桥县小马厂村出土了距今1500年的南北朝时期的古墓壁画,就描绘着倒立、肚顶、转碟、马术等杂技表演形象,可以证明杂技由来已久。两千年来,杂技一直在发展创新。在中国的杂技场上,众多中华杂技传承人前赴后继。
皂河庙会上,人潮如织,除了吃喝玩乐,各种特色民俗表演更是热闹得很。尤其在喧天的锣鼓声中,高跷艺人的精彩表演,更是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在庙会入口处,皂河镇高甸高跷团的团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戏服,脚踏高高的木跷,逐一亮相。他们身姿矫健,步伐轻盈,仿佛在空中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