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见母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大家耳熟能详,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起狼烟烽火,戏耍诸侯,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西周随之灭亡,平王东迁洛邑,郑国护驾有功,郑武公遂成王室重臣,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郑庄公,是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作为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通过示弱来麻痹试图夺取权力的弟弟,诱使弟弟认为他软弱无能而首先发难,殊不知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铲除了异己以后,郑庄公开始建立自己的霸权,途径是通过和周天子争势。
郑伯之子姬掘突继任了郑国国君,史称郑武公。郑武公趁周平王东迁洛邑,吞并了东虢及鄶地,也迁都到新郑。那是公元前757年的一天,武姜在睡梦中突然要生产,忙弄了一阵后,男婴足先出,头后出,十分难产,情况危急,差点要了卿命。
古语有言,慈母多败儿,惯子如杀子。过于慈祥的母亲容易宠坏儿子,一味的惯着孩子不让他经历风雨,等他长大成人他会什么都无法面对。一般大儿子要继承家业,早早跟着父亲学生存技能,长期待在母亲身旁的小儿子更容易受到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