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字演变。明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日,右边是月,用白天与黑夜发光的两个天体合在一起表示明亮。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明。·明的本义是光明、明亮,例如:明月、灯火通明。·明也指明白、清楚,例如:分明、去向不明。
01、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元稹《春晓》02、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03、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04、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长相思·其二》05、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很久很久以前,老祖宗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和太阳、月亮打交道。太阳带来白天的光明,月亮照亮夜晚的天空,这两个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天体,给了老祖宗灵感,让他们创造出“明”字。在甲骨文里,“明”字特别形象。
原标题:清明时节话“清”“明”清明节,相传起源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在唐代开始兴盛,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8年,清明节被正式确立为我国法定节假日,这一年的4月4日,就成为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最近,因为几部电影的热映,哪吒这个形象又火了起来。正好《成语探华夏》里有一道关于哪吒的题:下列哪个成语和哪吒的法宝无关:A乾坤一掷B 金刚怒目C风风火火这道题我们设计的时候,就是参考了哪吒的传说。
整理时间:2024年9月参考资料: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电子教材《识字1 天地人》识字: 天 (tiān), 地 (dì), 人 (rén), 你 (nǐ), 我 (wǒ), 他 (tā)扩展组词: 天空 (tiān kōng), 天气 (tiān qì), 天才 (tiā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