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关心和逐步地改善工人中的劳动保护和日常的物质文化生活及福利事业”,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广大职工的深厚情谊,饱含着对劳动者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的殷切期望,为工人阶级进一步焕发主人翁精神注入了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原标题:中国工人阶级在奋斗中成长壮大走向未来。为更好地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以及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调动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学史、信史、用史的积极性,发挥工会史志“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作用,中国工运研究所、工人日报社联合策划推出《从工运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专栏,刊载在工会史志编撰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成果,总结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百年奋斗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及现实指导意义,引导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科学回答了关于工人阶级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我国工人阶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该书收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相关的报告、讲话、说明、贺信、回信、指示、批示等多篇重要文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会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9日在北京开幕。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作出重要论述。一起来学习!
从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到领导工人运动,如 1922 年毛泽东领导工人运动,黄爱、庞人铨等代表人物为争取工人权益不惜牺牲生命,激发了工人运动热潮。1922 年 5 月 1 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特作出决议,将每年 1 月 17 日定为黄爱、庞人铨殉难纪念日。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就说明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全国工人总数已达200余万人,仅上海就有约56万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也占当时上海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奋力书写我国工人阶级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