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来聊一下五保户。这个“五”不是有无的“无”,而是一二三四五的“五”。为什么叫五保户呢?保障的又是什么样的人群?顾名思义,五保户就是需要五项保障的人群,他是最没有保障的群体。满足三个条件就可以享受五保户待遇,即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义务人、无经济来源。
取消五保户制度,从腐败问题、不公平现象和财政负担等方面考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首先,五保制度容易引发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其次,五保户制度不利于鼓励农民奋斗。第三,五保户制度增加了财政负担。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关注,以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有需要的领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2006年国务院发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五保是指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旦被确认为五保户,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生老病死,均由国家财政拿钱供养,个人一分钱不用花,还有人照顾。
农村“五保户”认定,到了六十周岁,符合申请条件,就可以向村委会提交申请,由村委会向镇社保站申请。根据政策条文规定:一、本人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人。
小编曾经参与同步小康驻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5年多,帮助符合条件的村民申请办理过五保供养待遇。大部分人理解的”五保户”一般都认为是无儿无女的老年人,今天小编和大家深入地交流下,希望大家能有更为彻底的认识。
五保户是居民常规称呼,也就是保吃饭/穿衣/就医/住宿和丧葬,生老病死都涵盖在内,五保户很多是孤儿寡母,家庭条件非常困难,正式的称呼是特困供养人员,比低保户的条件还要有限,那么2023年五保户每人每月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