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讨会紧紧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展开交流与研讨,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进一步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工作这一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营造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浓厚氛围,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对积极引导广大学者和思政课教师有效推进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借鉴。
3月23日,由江南大学、全国轻工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联盟主办,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徐玉生工作室承办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轻工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联盟会议在宜兴召开。
民族地区高校面临的教育环境特殊,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特殊,因此,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做好顶层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队伍素质、加强学科建设五重维度切实推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高度、情感温度、教学广度、育人厚度和学理深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述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出了具体要求、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以及办好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春天的号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全面提高天职师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生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水平,所以高校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朝着这一根本目标发展,为学生们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带领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国家和历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提升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学生们会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性格,会自主的想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近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清华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
如果说有一门课程,陪伴时间最长、涉及人数最多、对人的一生最为重要,这门课程一定就是思政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一个人德性的培养,梁启超先生以《论语》中之“修己安人”、《庄子》中之“内圣外王”来加以概括。
清华大学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 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高凯)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清华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学习贯彻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