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统计,基督教堂及聚合点在我国有5.6万处,而其中仅有九座教堂被列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它们分别是:圣索菲亚教堂、徐家汇天主堂、望海楼教堂、宣武门天主堂、天津西开教堂、太原天主堂、大理天主教堂、上海国际礼拜堂、青岛圣米埃尔教堂。
最近,一张关于我国各省拥有基督教堂数量的地图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地图上,河南以3244座基督教堂的数量位居榜首,这一数据让人颇感意外。许多网友纷纷评论,对河南拥有如此庞大数量的基督教堂表示惊讶和质疑,一时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河南省的基督教堂数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三千多座,这一消息无疑让人瞠目结舌。作为中国的一个人口大省,河南的宗教信仰似乎并没有因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退却,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增强。这究竟是因为河南人民对宗教的虔诚,还是背后隐藏着其他更复杂的原因?
(一)基督教第一次来到中国,那还是遥远的唐朝。当时的基督教被中国人称为景教。早期的基督教派别林立、学说纷纭,《圣经》本身就有很多版本,版本之间往往相互冲突,有的说耶和华是耶稣的父亲,有的说他俩是一个人,各派教会各执一词,基督教的教义完全无法统一。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姚祺】 近日,新冠疫情在河北省境内复燃。河北省疾控中心主任李琦指出,此次疫情在石家庄地区主要分部在农村地区,以农民感染为主,占所有感染者70.07%。与此同时,“此次疫情蔓延系天主教会活动导致”的传言亦在网络不尽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