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潘高升 记者 李维和“非牛顿流体”,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有多少人能第一时间定义这个名词?而就是这样一个冷门的词,成了上周日科学松果会神奇校车的活动主题。设置这次“超纲”课程的,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永亭教授,她带来的“实验试剂”让不少小果冻吃了一惊:什么?西湖藕粉?
有文化的人做饭做出来的就叫非牛顿流体,没文化的,哦,这不是水放多了吗? 正文 “遇强则刚,遇弱则弱”网友分享在家做出的面糊,用拳头锤击无事发生,捏到手里瞬间瘫软。万万没想到,就这么水灵灵的被你给做出来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我调面糊调失败了非牛顿流体是肥牛炖牛蹄都是人才,不服不行啊?
现在的科普文章越来越多,非牛顿流体也走入了大众视野,相信大家肯定有看过这些。放一个动态图。但其实,他们只说了一半,非牛顿流体也可以变软:图片里面我们看到的是,拉马尔大学的学生正在用玉米淀粉制作非牛顿流体。一个超级大的池子里装满了非牛顿流体。
8月27日,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的青年学子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大学生志愿者们在雅礼洋湖实验中学开展了宣讲会、专家经验分享会以及科学实验大赛等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开始,实践团成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的发展历史。
第26章 从柔软坚硬的非牛顿流体说起 当人们用脚踩水面,不会感觉到水忽然变得像固体,它始终如一,仍然是那个轻盈温柔的水。人们把这类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即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间呈线性关系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而那些不存在如此线性关系的流体,被称为非牛顿流体。
“明明是液体,但是用拳头却砸不下去呢?”这是在“吃软不吃硬”非牛顿流体的兴趣课堂上,主讲老师周燕向学生们提出的一个问题。近日,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青年志愿者总会缘梦队联合长沙岳麓区梅溪湖街道骑龙社区开展了非牛顿流体的兴趣课堂。
实验材料:清水、淀粉、搅拌棒、重物实验步骤:1、往装有淀粉的杯子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一边搅拌一边加水,水和淀粉的比例约为1:3,用搅拌棒将其搅拌均匀。2、用搅拌棒搅拌,我们可以看到调配好的流体内没有多余的积水,这样我们就得到一杯非牛顿流体了。
大家好,我是田静。不得不承认,现在小孩的知识面,真是越来越广了。你能想象到,一个6岁的小朋友把一个北大的心理学教授直接问懵了吗?最近在一场活动上,一位北大心理学教授吐槽了一件事,他叫张昕,有一天,他孩子问:爸爸,你知道什么是非牛顿流体吗?
听起来很玄的物理学,玩起来却很简单。生活中有些奇怪的东西,你用手指轻柔地滑动,你会觉得这玩意儿像牛奶或者鲜奶油。但是如果你拳头打上去,你会听到“砰”的一声——你的手被弹了回来,就像打到了一块生肉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