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个月心血来潮跑去甘肃溜达了一圈,本想着大西北肯定特带劲,和上海肯定是两种风格,但没想到这一趟下来,心里那叫一个纠结,回来郁闷了好几天都没缓过劲儿,好多事儿都想不明白。要是有甘肃的朋友正好看到这篇文章,可一定得帮我解解惑啊。
暑期到了,上海人开始动脑筋出去“白相”(沪语:游玩)了。最近,除了非常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海南三亚外,沪上不少旅行机构开始组织跨省旅游团前往甘肃。作为全国最早对低风险区团队游客敞开怀抱的省份之一,甘肃有何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呢?
外面人本来就不了解甘肃,这视频放出来,更觉得奇葩了;首先,你喷人家之前得想想人家为啥这样对不对,甘肃作为全国GDP倒数的省份,穷是公认的,甘肃的年轻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如果没有关系,家庭情况很一般,那想出头就只能走出去,。
作为一个甘肃人,说起甘肃内心真的很复杂,喜欢这里的乡土,乡音,喜欢那一碗碗美味的牛肉面和清汤羊肉。的确,甘肃是不怎么好,经济是不太发达,是有一些官员领导人不作为,贪污腐败,可这与百姓无关,很多人都对甘肃指指点点,
来看看大家怎么评价甘肃的,作为从小在甘肃南部一个县城生活过的人,我觉得甘肃哪里都好,就是赚不到钱,这里的人并不是一年不洗澡,也不是上学都骑骆驼,这里跟全国其他城市一样,也有高楼大厦,也有灯红酒绿,唯一遗憾的就是留不住人,大多数人从学生时期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能够远离这里。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前段时间,我满怀期待地开启了一场旅行,第一次从上海奔赴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兰州这座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更是深厚得令人惊叹,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一直自诩是个美食家,认为自己对各种美食都有独到见解。小笼包、生煎、阳春面,这些江浙沪一带的面点我都了如指掌。直到我第一次去兰州,才发现自己对面食文化的理解实在是太浅薄了。说真心话,真香!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从兰州到敦煌,一路向西我们看到大山大河、大漠风光,也感受到这里奋力发展的态势。”“这是一次超级精彩的西北之路,期待再次来到甘肃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会用好我的新媒体账号,努力创作,让(台湾)更多的年轻人看见甘肃,爱上甘肃。
看到他们夫妇用犀利而精美的文字吐槽兰州的各种不好,各种的对不起他们,这可能是用到了作为“教授”毕生的学问吧,这里我把教授二字用上了引号,因为我个人认为他们不配做教授,也许他们有着教授的知识,但是他们没有教授的素质。
甘肃作为中国西北的重要省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逐渐吸引国际目光。然而,受限于信息传播和文化差异,国外网友对甘肃的认知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既有对历史与自然的惊叹,也有对偏远与未知的刻板印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