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主着我们人体气机的升降,有着主运化,主升清一个功能,胃有着主受纳,主降浊的功能,如果脾胃虚弱,脾胃的功能就会失调,一升一降的功能也会跟着失调,那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以健脾、益气、养胃来解决入手了。
胃的外形与挂着的弯辣椒相似,上端是胃的入口称为贲门,下右端为胃的出口称为幽门,上部称胃底、中部称胃体、下部称胃窦,右侧较短称为胃小弯,左侧较长称为胃大弯,向腹壁的一面称为胃前壁,向后背的一面称为胃后壁。
封面新闻记者 曾亚 实习生 冯潇仪春节期间,中国人过节总离不开“吃”,因为传统文化中“吃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常言道,“能吃是福”,但春节期间的“大快朵颐”会让我们的脾胃承受巨大的负担,引发各种脾胃病症。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就是吃进去的食物初步消化之后,必须进入小肠、大肠,最后变成大便排出体外,这是由胃气通畅下行作用完成的,而胃的通降功能失调,无法把食物运往小肠,就会出现胃部胀满、疼痛、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的症状,或者出现恶心、呕吐、打嗝等胃气上逆的症状。
脾胃虚弱是一种中医说法,主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以及胃阳虚和胃气虚等多种类型,其中脾气虚最为多见。而一旦出现脾胃虚弱现象,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正常消化功能,还会使得运化功能失调,很容易使人出现反复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身体乏力、腹痛腹泻、舌苔腻厚、口臭口苦等一系列不适感,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
入夏后,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消耗增大,不少人会觉得肠胃时有不适或胃口不好。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南通六院中医科特聘专家、喜氏中医第七代传人——82岁的喜棠主任中医师提醒,夏天既是脾胃最脆弱的时候,也是调理脾胃的最佳时机,正所谓“脾胃强,好度夏”。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俗话说“十胃九病”,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必须小心呵护。患有慢性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疾。一日三餐亦要定时,晚餐两小时后再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