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退休后跨省定居,或者退休后到跨省异地工作的子女那临时居住较长一段时间,社保交在跨省异地总部但长期在居住地分支机构工作,长期被派驻在外省工作,因出差、探亲、旅游等在跨省异地突发疾病需要就地治疗,因病需要跨省转诊等等,但凡此类八种情况都涉及居住地或工作地等不在医保待遇享受地的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 12月1日,全国医保上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至此,可跨省医保直接结算相关治疗费用的门诊慢特病增至10种。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持续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李佳英 广州报道9月13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会同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从5种增加到10种。
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依然不平衡,加之跨省人口流动加强,异地就医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看病钱”跨省直接结算的便捷性和保障力度成为公众关切。据国家医保局统计,2023年,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突破50万家,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到1.3亿人次,为群众减少垫付1536.
从香港新界粉岭出发,经过深圳罗湖口岸,抵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香港罕见病患者黎以霖踏上了一条“重生路”。2023年3月1日,全球首个脊髓性肌萎缩症(下称“SMA”)口服治疗药物利司扑兰被正式纳入医保目录,并落地执行。
2023年9月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增进民生福祉”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新闻发布会,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邓顺涛、省医疗保险异地结算中心副主任杨梅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 洁急性心衰是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患者病情变化非常快,准确识别和高效救治特别重要。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取得显著进展,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配置有差异,导致急性心衰患者也存在“地域差异”。
汪萍的孩子不幸罹患神经母细胞瘤,在山东异地就医两年,不时需要在门诊进行治疗。她为孩子办理了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备案,在山东发生的相关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比例与参保地湖北一致。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免去了她垫付医药费的负担以及来回奔波报销的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