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西北首家山姆会员店落户西安,项目总占地23亩,约合1.53万平方米,选址在西部大道沿线。网友发布的山姆会员店近期视频中,山姆会员店工地变成了考古现场。网友:别急,才开业的宜家荟聚也这样考古了几年。
中新网西安11月8日电(记者 阿琳娜)记者8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最新考古发现了11座粮仓。此处为唐朝太仓所在地,太仓是都城储粮的大仓,曾为长安城百万人口供应粮食。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位于西安市原大白杨村,地处唐长安城北禁苑之内、汉长安城东南。
西安市考古发现十一座唐代粮仓,曾为唐长安城百万人口供应粮食2024-11-09 11:08·极目新闻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记者8日获悉,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考古又有重大成果,新发现的11座粮仓为印证太仓粮食储量的超大规模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1月3日介绍,2022年底至2024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办北里王村北的北宋范氏家族墓地进行了发掘,取得重要收获。范氏家族墓地位于整个发掘区的西南部,可分为东、西两区。
据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消息,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考古发掘1240座墓葬,年代自西汉早期至清代晚期,出土文物近4000件组。考古发现了盛唐玄宗董贵妃之亲族董氏家族墓,以及书法名家冯承素之女冯宝及其夫家梁氏家族墓。
本报讯 (记者 张潇) 12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布2024国内十大考古新闻、2024国际十大考古新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西安贾里村墓地发现盛唐两大家族墓地”入选2024国内十大考古新闻。该院考古人员在西安贾里村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出土文物近4000件组。
封泥,是印章按在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考古人员在陕西西安的张闫遗址,发掘出土封泥665枚,其中绝大多数是首次发现。印文内容可分为安陵邑属官,专门机构,县以下基层组织,私印,其它等五类。其中,安陵属官有“安陵令印”“安陵丞印”“安陵置尉”等。
当日,陕西省考古学会在西安发布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西安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入选。这是宝鸡魏家崖遗址的车马坑考古发掘现场(资料照片)。
董氏家族墓出土的高足银杯。 正中陶俑为黠戛斯人。记者12月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贾里村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出土文物近4000件组。其中,唐玄宗董贵妃之亲族董氏家族墓的发现为研究唐玄宗晚年社会、政治及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本报讯 (记者 张琪悦 赵茁轶)12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西安贾里村墓地发现盛唐两大家族墓地”入选国内十大考古新闻。西安贾里村墓地新发现盛唐时期董氏、梁氏两大家族墓地,其中董氏家族为唐玄宗董贵妃之亲族。
“永巷之印”封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霸陵祔葬墓的发掘在西汉帝陵考古工作中尚属首次,从墓葬规模和墓道内设立‘外藏’的形制来看,其级别至少为列侯级。墓主人名字叫‘魏婴’,尽管未见于文献记载,但从出土的‘永巷之印’封泥可知其与西汉后宫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排除其为汉文帝嫔妃的可能性。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5日披露,2023-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街道张闫村的张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清理房址、灰坑、水井、道路、壕沟、墓葬等丰富遗存,厘清了该遗址自西汉时期聚落址到东汉、晋十六国、北朝、唐宋时期平民墓地再到清
央广网西安1月8日消息(记者刘昱)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霸陵祔葬墓位于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之间。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汉陵考古队,对陵园内的祔葬墓FM1进行发掘。
据中新社西安12月10日电,记者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贾里村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出土文物近4000件组。其中,唐玄宗董贵妃之亲族董氏家族墓为研究唐玄宗晚年社会、政治及相关决策影响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