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冀云】农耕文明, 其蕴其美。农具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农民勤劳的象征。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旧时古朴的农耕器具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多老式农具逐渐被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所替代。中国农具的发展史如何?4月7日,在保定徐水,一场师生探秘之旅就此展开。
击鞠(也就是现代的马球)亦称打毬或击毬,出现在唐代。游戏者必须乘坐于马上击球,击鞠所用的球有拳头大小,球体的中间被掏空,制球的原料是一种质地轻巧且柔韧的木材,球的外面还雕有精致花纹。这种 户外运动历史上称作" 击鞠",就是 打马球。球有拳头那么大,球体中空。
天气和暖时分,万物也逐渐恢复了勃勃生机,中国古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农耕,也随之拉开序幕。在春分行祭日仪式的传统更是代代相传,一直到了清代,《帝京岁时纪胜》里还写道:“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説文解字》:“養,供養也。从食,羊聲。”世间有一种情,它是三春晖光,呵护生命茁壮成长;“养”本是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左边表示羊,右边表示拿着枝条的手,二者组合起来,意指手拿鞭子来牧羊,而“养”字的本义,即放牧羊群。
新重庆-重庆晨报 说重庆言子,听走马故事。今天这个龙门阵,与一个重庆言子有关:“瘟猪打老虎,打的尽是土。”1 “唐瘟猪”面带猪相心头嘹亮老虎乃百兽之王,人们闻虎打抖、谈虎色变。重庆地界,很多年前也是群虎游荡之所,在文献中就有好几处关于老虎出没的记载。
第九个节气 芒种的传统和由来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大约在农历6月5日左右,每年会稍许有些不同。人们在这时播种结穗的谷物,如水稻、小麦等有“芒”之谷物,因此,称其为“芒种”,这也是一年中农活最忙的时候,所以,农民们将“芒”谐音作“忙”,称其为“忙种”。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鞠,形声会意字,读作jū。异体字有䪕,毱,陱,踘,毩。本义装满米粒的皮球。 一、字的来源 鞠,尚未发现甲骨文、金文字形。最早的鞠字是战国时期的陶文。鞠,由革和匊[jú]构成。革,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似一张撑开的兽皮,本义去毛并加工过的兽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张体义考古学家岳洪彬主编的科普作品《藏在甲骨文里的商文明》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1月10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