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心脏如果想正常跳动,需要依靠心气、心血、心阴、心阳的共同作用。1800年前的张仲景先生为就针对解决上面的难题,留下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方子——【炙甘草汤】,标配如下: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国医大师夏桂成主任在深入研究《易经》、《内经》、《伤寒论》等古籍中有关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与年、月、昼夜阴阳交替规律密切相关的基础上,强调中药服用也应顺应时序更替的变化规律,完善了月经周期的中药调治思路,逐渐形成生殖节律辨证学,指导临床,疗效卓著。
一、金水相生法 中医治法名。肺属金,肾属水,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生理上,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所谓“金能生水,水能润金”(《时病论》)。病理上,肺阴亏虚可致肾阴不足,即“母病及子”;而肾阴不足可致肺阴亏虚,即“子病累母”或“子盗母气”。
班秀文 国医大师(1920.1-2014.4)前贤有曰:“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柯琴亦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先生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探索出某些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这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在病窦综合征的发展过程中,常可见到阴虚、痰湿和血瘀的现象,乃是阳虚损阴,阳虚不能化湿,气虚不能行血,由虚而致实的标证,不是疾病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