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记者12月27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的监管,平衡公开原则与保密要求,增强规则的系统性、全面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研究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本报记者 李立娟为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的监管,平衡公开原则与保密要求,增强规则的系统性、全面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近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12月27日宣布,拟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邢 萌12月20日,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2号——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从高到低划分A、B、C、D四个评价等级,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至此,沪深北交易所均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覆盖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
为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国证监会拟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现向社会公开征求
据深交所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引导上市公司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在中国证监会统筹指导下,深交所于1月17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3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创业板上市公司自律监
证监会日前研究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规定》明确了三种暂缓与豁免方式、两种暂缓与豁免信息的类型,还提到上市公司可采用代称、打包、汇总或者隐去关键信息等方式进行豁免披露。
迈入年报季,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成绩单”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记者梳理发现,对比2024年年初披露的财务预算报告中设定的经营目标,部分上市公司出现明显偏离的现象,且并未对此进行相关情况说明。 财务预算报告,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对接下来一年经营计划和财务状况的全面分析和预测。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 为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日,中国证监会拟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
近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直接关系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如何保障企业合理的保密需求下,防止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规则被滥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