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郑州大学生夜骑去开封的事件引关注,有人说上次这么多读书人去开封还是北宋嘉佑二年,查了下,嘉佑二年的科举确实不平凡。北宋读书人群星闪耀的榜单嘉佑二年科举考试,报考人数高达四十万,录取人数为进士 388 人,录取率仅千分之一。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开封,一生必去的一个地方,没有之一。这里,曾经是“神仙打架”的地方。这片土地,苏轼走过,范仲淹走过,欧阳修走过,黄庭坚走过。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 ,那一年的科举考试录取名单可谓群星璀璨。
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是古人的梦想之一,榜中英才辈出,藏龙卧虎,便是“龙虎榜”。“龙虎榜”并不多见,在中国文化史上,北宋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的科举考试,是一个典型的“龙虎榜”,这一榜汇集了古文大家与理学奠基人,可谓群星灿烂。
导语陈师道出生于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父陈洎(jì)、父亲陈琪(qí)都是朝廷官员。陈师道16岁拜曾巩为师,学习诗文,不满朝廷以王安石经义取士,不去应试。元丰四年(1081年),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属员,因其布衣而未果。
前言北宋一代文豪苏轼,在朝为官时曾遭遇重重打击,三次被贬,却始终豁达开朗。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被贬期间,竟与一位不修边幅、饮酒食肉的和尚成为挚友。更令人惊讶的是,当苏轼在寺庙中大喊"秃驴何在"时,一个小和尚的四字回应,不仅让这位文坛泰斗哑口无言,更在千年后依然令人拍案叫绝。
天一阁馆藏古籍中有一套难得一见的珍本,明万历刻本《金莲记》。这是一部有名的明代戏曲文学作品,分上下两册,共三十六出,讲述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北宋嘉佑二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廷试时被皇帝钦点第一名。凭其满腹经纶和锦心绣口,苏轼一出场就惊艳了整个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