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政治哲学》一书从政治哲学新视域出发,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进路,走近《资本论》及其手稿,把对问题的全面系统研究与典型分析相结合,创新阐释《资本论》及其手稿政治哲学研究的必要性、合法性、超前性、预见性,让《资本论》政治哲学的思想走近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六:《资本论》1。为此,他把理论研究的重点转到一度中断的政治经济学上,而这项艰苦卓绝的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凝聚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第一卷以及篇幅浩繁的《资本论》全书的手稿中。
【论点摘编】王南湜在《哲学研究》2024年第1期撰文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探讨的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改变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逻辑,其研究对象便只能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之整体或总体,而与现代经济学各自局限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一总体的某一局部或层面是全然不同的,因而必然要有一种既不同于
逄锦聚:《资本论》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继承创新。《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内容极其丰富,除政治经济学内容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法律、历史、教育、道德、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精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卢麒元:《资本论》第02讲:《资本论》的哲学源泉。构成欧洲思想史的一个脉络的4个哲学家:(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独特,人文环境也与欧洲其他地方不一样,故不具有大陆特征。所以,也不适用于当下的中国)法国人勒内笛卡尔:1596年-1650年 现代哲学之父,近代科学始祖。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否把经济问题纳入理论视野,可作为区分前现代和现代的理论标准。而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形成的“全面理论观点”,主要是通过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巨著的《资本论》完成的,《资本论》就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高级解说”。
我深切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中央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党校学员的迫切需求,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当成为党校教师的人生追求。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需要在准确理解经典、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员收获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社会革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当时历史实践的探究形成了丰富论述,既阐明了社会革命的概念,也对其产生动力、领导力量、最终目的等基本问题做了科学分析与论证。马克思对社会革命的概念作出了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