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公司老板王思明接了一个大订单,可年底工人都回去过年了,订单紧急,利润又不错,怎么办?无奈,老板王思明找到农民工林大为,请他帮忙找一些临时工来上班,讲好每天上14小时,日结工资600块,林大为也不负老板的重望,很快找来几十个没回家过年的老乡来上班,毕竟都是同行工作,大家也都轻车熟路,干得热火朝天。
可作为法律常识淡薄的农民工,遇到老板拖欠工资,一般都不会走法律程序,而是自己想办法要工资,老板拖欠工资一般都是想着赖账,如果能赖点农民工工资,就赖掉不给工资,实在赖不掉,才能给农民工工资的,这事让出门务工的农民工很是头疼,最后,把自己弄的精疲力尽,未必能要到本属于自己的工资。
因不签合同、找不到雇主等原因,“即招即走”的他们容易遭遇报酬被拖欠、受伤无人赔律师提醒,双方形成雇佣关系之前要签订劳务合同,务工过程注意留痕,还可以及时寻找法律援助阅读提示从事日结工的劳动者应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规范零工市场的管理,加强对零工市场的监管,更好地
原标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引题)让农民工就业路更宽 生活有奔头(主题)人民政协报记者 郭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如何推动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王冬雪):今年58岁的农民工吕盘有从2003年开始外出打工,这些年去过15个省市20多个工地。农民工是日结工,吕盘有平时不舍得回家,担心下雨工地放假,他说两年后工地的大门就要对自己关闭了,他计划到时回家养点牛羊,“没条件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