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光明论坛】 作者:侯万军、辛越优、马继伟(分别系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
长沙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李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如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强化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融合发展路径,形成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科学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天,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京举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授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等585个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山西省教育大会11月29日召开。大会系统总结了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了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部署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擘画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宏伟蓝图。
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中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7月22日综合消息 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大兴安岭到南海之滨,连日来,各地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在全会精神指引下,勇于担当、勇往直前、勇敢先行,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汇演合影海纳百川引人才,精准施策育人才,强化保障聚人才。新的一年,如何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赋能教育管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强人才队伍,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1月16日,由静安区教育党工委、静安区教育局主办,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静安区教育系统迎新汇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