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消息,近期,在市场监管总局的行政指导下,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积极整改,取得成效,共享消费领域价格涨势得到有效遏制,标价逐步透明化、规范化。
会上,竹芒科技宣布扩充旗下产品线,涵盖充电、储物、零售、出行以及娱乐5类。据竹芒科技CEO梁凯介绍,竹芒科技全新5N战略是以全产业链布局和成熟合伙人生态模式为依托,落子“物联网+新消费”智能硬件领域,纵深推进共享型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的打造。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充电宝作为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出行的必备选择。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共享充电宝存在的充电慢、难归还、充电贵以及隐私安全问题,成为行业痛点。不破不立 共享充电宝1.0时代的痛点痛在哪里?
7月25日,共享充电企业竹芒科技发布公告,该公司新增共享充电桩、零售柜等新业务、设备。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7-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9亿人,但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
竹芒与倍电专利侵权案涉及的核心产品——可拼接移动电源租借设备。竹芒供图6月24日,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竹芒”)与深圳市倍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倍电”)起始于2021年的共享充电设备专利侵权案“落槌”。
1月6日,怪兽充电发布公告称,接到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公司管理层提交的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提出拟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1.25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公司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拟议价格较最新一日收盘价溢价约74.8%。
共享充电宝因其“价格越抬越高、充电慢”受到广泛争议。7月以来,“共享充电宝每小时4元起步贵吗”、“共享充电宝电用完只充了30%”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再次将共享充电宝的收费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共享充电宝是在“共享”风口上出现的细分行业。
曾经的“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要凉了?怪兽充电(EM.US)或将私有化退市。1月6日,怪兽充电(NASDAQ:EM)宣布5日收到来自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公司管理层发出的私有化要约,后者将以每股1.25美元现金收购公司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怪兽充电美国时间1月10日收盘报价。
一边是,共享充电宝的收费越来越贵,被消费者吐槽“钱包刺客”;另一边则是,竞争白热化下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们,喊话创收越来越难,为了抢点位、拓营收,共享充电宝的代理生意也随着宣传进入公众视野。但,代理共享充电宝的生意,好做吗?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收到市民丁先生的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