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1月18日消息,中国资环集团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日前在天津、汕头启动试运行。据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芯碎无忧”平台(小程序)或者电话服务热线下单,既可以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服务,也能选择邮寄保密回收。整个过程可视化、可追踪、可溯源。
随着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我国每年约产生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但回收率不足50%。这些被闲置的“电子垃圾”不仅占用空间,更暗藏隐私泄露、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如何让旧手机变废为宝?最新行业动态和权威解决方案来了!
我国既是手机生产大国,也是手机消费大国。旧手机的综合利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海量旧手机的规范处置、高效回收和循环利用?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国家统计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手机产量为15.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产生废旧手机6亿至7亿部,推动手机以旧换新、循环利用空间十分广阔。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提高,废旧手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近日,一位独立的安全测试员陆续从全球的二手市场里发现了苹果公司或与苹果公司相关的组织使用过并淘汰下来的设备,并从设备中里找到并恢复了大量的机密数据。这令不少人又燃起了对废旧二手产品信息和隐私安全的担忧。将旧设备淘汰之前,人们最熟悉的操作是进行“格式化”。
近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试运行。该项目标志着中国资环成为业内首家具备线上线下自主回收、自主拆解、自主熔炼一体化能力的手机回收处置企业,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网络迈出探索步伐。
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作为“朝阳产业”,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与手机保有量和报废量相比,我国手机回收率仍然较低。专家建议,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回收企业主观能动性。当手机达到使用寿命,或者不能满足我们需求时,就会被淘汰,变成废旧手机。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盈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中国家电消费火热。新年伊始,手机市场也感受到了来自政策的春风——1月16日,在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各地将从1月20日开始陆续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核心阅读□ 本报记者 张维不用的手机怎么处理?是收藏、丢弃或是回收,而回收又该选择什么样的回收商家?选择怎样的方式处理,不仅仅涉及个人信息是否会被“出卖”的问题,还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我国是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使用大国。
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十四五”期间,手机闲置总量预计达60亿部。废旧手机都去哪了?回收堵点卡在哪?如何推动回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作为“消费促进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