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140个县(市、区)组建了20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今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为“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以来,阳西健康效益指标逐步优化,全县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7岁,全民健康管护的效益日渐显现。这份沉甸甸的健康“答卷”,离不开阳西医师队伍的辛勤努力。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医共体“奇观”:一人掌舵39家医院,工资却“独守一份”?: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位大佬,早起只为‘兼职’忙!”一、医共体: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医共体这个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成为了医疗界的“网红”。
在国务院新闻办2024年9月12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强调,到2025年底,90%以上的县要建立县域医共体,而且紧密程度要有新的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紧密度”?激励机制是关键。
中新网攀枝花7月15日电 (记者 王鹏)7月中旬,位于四川省米易县人民医院的一间放射影像诊断中心内,全县14家医疗机构的放射影像源源不断传送过来,10余位不同医院的影像医生一起在电脑上阅片,并迅速回传报告。这一幕,成为四川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缩影。
日前,永州市开展2023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评价工作,针对蓝山县着力推进“六个一”建设,积极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基础版”向健康“升级版”跨越,给予了充分肯定。 实施乡村“一体化”。
3月29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签约共建紧密型医联体,两地两家医院牵手“联姻”,共同推动医联体发展,力求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更完善的医疗服务。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7日讯(通讯员 邓瑞宏)近年来,蓝山县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群众对健康的满意和需求放在第一位,通过强管理、抓服务、优资源、提能力,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同质化和一体化建设。强化同质化组织管理。
来源:【农民日报】一边是广大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迫切需求,另一边则是农村基层医疗资源的供给不足、不均衡。这些困境,使得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变得迫在眉睫。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一场涉及800多个县域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中新网杭州6月11日电(张煜欢)11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对外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浙江省卫生健康领域“三支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到将开展“县聘乡用、乡管县育”创新实践行动,创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岗位聘用和编制使用机制,同时提高基层卫生人员薪酬水平,以此突破基层人才培
先前,医生“去编制”这一话题引起了诸多讨论,7月17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全 面推进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有提到各项完善建设医疗卫生制度的举措,来一起看看详情吧~方案主要内容《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紧密型区域医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