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豌豆能干啥?吃货把它当成一顿佳肴,安徒生写出豌豆公主的美丽童话,游戏玩家们则会把豌豆种在家门口阻挡一大波僵尸的进攻。而在一位神父的手里,它却变成了推动生物学发展的基础,这位神父就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
生物姐说shengwu「距高考还有77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遗传规律都是高中生物的难点。因为这一个知识点出题形式多样,包括计算题、图表题,一道题可能包含的信息量多,还往往伴有公式计算,所以令很多同学头痛不已,所以今天生物姐给大家分享的“知识点+解题技巧”,让你不再在这模块失分!
顶级科学家都住在一个村子里,有一群僵尸听说科学家的脑子很好吃,就集体进攻村子,结果僵尸被完虐——因为村子里有孟德尔。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基因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基因”一词也广泛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直到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家孟德尔通过著名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但这仅仅存在于逻辑推理之中。
生物学家们对于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所做逗实验结果是否过于完美而让人难以置信的争论已经分散为更为重要的争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乔治·孟德尔实验新的论文,就是关于19世纪时一位奥地利修道士他的豌豆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23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有趣而又让人困惑不已的问题:“有一个白色人种的女子嫁给了一个黑色人种的男子,他们的子女是白色的。但到了孙儿那一代之中,又有黑色的。那么,他们白色的子女中,如何藏着黑色的血统呢?”
在过去农民们种植粮食时,都会挑选颗粒饱满、穗大、抗病性强,又高产的种子储存起来,作为第二年的种子使用。但是现如今的农民们却面临一件尴尬的局面,那就是从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无论当年性状表现有多优秀,都不能留作种子了,否则第二年就会面临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