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颜TALK(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近年来“中式教育”逐渐成为了热搜词,在许多人印象里“中式教育”意味着高压的填鸭式教育。家长苦不堪言,孩子也叫苦连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所以有越来越多人崇尚西方教育。
文字丨小夏 编辑丨小夏“中式教育”在中国也算个老生常谈,且富有一定争议性的话题了。尤其是在西方“快乐教育”的对比下,中式教育似乎哪哪都不入眼。内卷、高压、学习机器,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似乎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然而中式教育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吗?快乐教育真像一些人吹捧的那么完美吗?
一则关于英国学生嘲笑中式教育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让人不禁思考中式教育的效果和价值。然而,就在舆论纷纷议论时,一位中国老师的一句话却巧妙地戳破了嘲笑者的谬论,让人深思。所谓中式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被广泛采用,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博主发帖中式教育终于在此刻走出了闭环。看到这个我想到半夜 发烧背去医院 我是真的经历过,当时小地方打不到出租车家里也没有交通工具,爸爸妈妈一起带着我,轮流背我去医院。原来小时候有过这样的幸福时刻。他们看起来真幸福啊,日子一点点好起来,即使中式教育还有很多不足,也有所进步。
最近,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迎来的大结局: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公立学校用“中式方法”教学,4周内教出的“中国实验班”,在期末考试中数学、自然科学、普通话三科平均分高出其他班约10%,就应试结果而言堪称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