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成都就有了中国象棋棋迷,你知道那时的中国象棋是什么样的吗?5月20日,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天府新区万安镇唐宋墓葬群考古工地一座宋墓中,发掘出一套青铜材质中国象棋,共有棋子30枚,和现代象棋相比,少了2枚。究竟是宋代的象棋就是这个样子,是下葬时丢失了,还有待研究。
我喜欢下象棋,一有空就和朋友们对弈几局。所以,我一看到古代的棋子更是喜欢。我收藏的象棋根据材质分类就有木质棋子、玉质棋子、瓷质棋子、紫砂棋子、石棋子等,事实上这些材质的象棋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一定的收藏价值。
钓鱼城出土的宋代铜制象棋棋子。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它们静静地躺在钓鱼城范家堰衙署遗址和大草房寺庙遗址的泥土之中,虽然棋盘已乱、“同伴”已失,但仍在等待重见天日的那一天。800多年岁月如白驹过隙,时间来到2017年,它们终于盼到了发现者——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队员们。
铜制象棋子铜制象棋子象棋,亦作“象碁”,属于棋类益智游戏,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项目之一。所谓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象棋各子的得名,是由象征不同兵种而来的,即将、帅、车、马、士、兵、卒。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它们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中,虽然棋盘已乱,虽然同伴已失,但是它们仍然坚持等待,等待着自己重见天日的那一天。时光荏苒,800多年岁月如白驹过隙般划过,直到时间来到2017年,它们终于盼到了发现者的到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队员们。
成都唐宋墓群中出土一套30枚子青铜象棋,它为何缺失两枚棋子?■天府早报记者郑其说到唐朝、宋朝,大家脑海里会联想到什么?唐宋八大家、唐诗宋词、唐三彩、宋瓷……出土文物可以给我们答案——唐宋时期,还很流行象棋。
作为充满智力考验的体育项目,棋类游戏在先秦时期就已在中国出现。这种带有娱乐甚至赌博性质的棋类活动,在先秦时期已极为流行,《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最近一场别开生面的象棋历史文化展“紫禁之巅·棋韵古今”在景山公园观德殿展出。150件多件象棋文化珍品和历史资料,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解说等多种形式,不仅生动展现了象棋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而且展品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同样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