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声是儋州人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原始的形式是男和女分别站成两排,相邻两个人小指勾小指,边唱边甩手并摆身体。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男女一起唱(大家唱的词曲都一样的,是一种比较普通、低难度的调声),另一种是男先唱女后唱(是一种对歌方式,儋州人叫押韵。
本文来自新海南客户端海南号@洋浦政务本文来自新海南客户端海南号@洋浦政务点击关注,更多自贸港建设新鲜资讯《竹林情》挖掘儋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儋州特有的调声和山歌相融合,运用当代合唱艺术的手法重新编配,并采用钢琴和竹笛现场伴奏的形式,提升了作品的视听效果。
儋州各乡镇调声擂台大比武在海南儋州,逢年过节,田里乡间各种聚会的地方常常会出现一种民间舞蹈,人们或三三两两,或成十上百边唱边跳这种欢快的舞蹈,这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儋州调声。相传它产生于西汉时期,是儋州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然而,为什么历经几千年它依然流行?
海南省儋[dān ]州市,是海南省地级市。目前在官方主办或民间自发组织的调声山歌会,《嘱姑九点半》都成了开头或压轴的经典调声;2019年,由海南群众艺术馆推出的全省4首广场舞曲中,《嘱姑九点半》就是其中一首。
儋州籍林炳亮作为援助过塞尔维亚的呼吸道医疗专家,他曾经接受过儋州媒体采访,谈到儋州调声的时候这样说:你们听说过儋州调声了吧,我们在塞尔维亚工作的时候,压力非常大,在我们六名队员中,有五个人都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而唯一一个不需要服用安眠药的人就是我,每次心情烦躁睡不着的时候就听儋州调声,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不是开玩笑。
比如:“见姑邦体邦体似丹桂。……哥哟哥去追,……引哥心动哥去追……斗歌的歌词简单,容易记住,都是即兴创作的,一个群体中一个人开始唱,其他的人就都跟着唱。在斗歌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智慧和合作精神,要求全体队员都要非常努力,施展自己创作歌曲和唱歌的本领,场面非常热烈。在对歌时,每
她们是儋州群韵艺术团的成员,正在为海南省首届广场舞展演活动录制参演的舞蹈节目。儋州群韵艺术团的负责人周玉萍介绍,该舞团成立四年多,成立之初,团里成员主要以退休人员为主,随着广场舞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舞团,舞团也偏年轻化,也更加有活力。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8日消息5月7日晚,“调声新唱·民歌飞扬”2023年儋州调声合唱音乐会在儋州市中心的大剧院举行,音乐会探索创新儋州调声演艺方式,通过改编儋州调声曲目并邀请知名指挥家、音乐家联袂演出的方式,打造一场高雅高规格的儋州调声合唱音乐盛会,丰富儋州调声演艺形式,增强儋州调声艺术内涵,为传唱千年的儋州调声增添高雅气息,注入全新活力。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10日消息(记者 李绍远 姚传伟)近日,由海南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主办的2020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儋州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护理师薛梅丽获评2020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并推荐作为2020年全国“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