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I的前沿研究领域,具身智能已经成为今年一级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在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期间,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当前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空前高涨的投资热情,大家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一方面要能接受人形机器人发展可能在未来
2024年6月14日,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开幕,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做2024智源研究院进展报告。据悉,智源研究院联合领视智远研发了全球首个智能心脏超声机器人。临床验证结果显示,准确性上,智能心脏超声机器人能和高年资医生保持一致。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6月14日,北京智源大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开幕。智源研究院在语言、多模态、具身、生物计算大模型的前沿探索成果亮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表示,具身智能距离产业化和真正应用还有比较长的时间,需客观理性地看待其发展周期。
走进千玺机器人生产基地——智源科技,步入生产大楼一层,只见15000平方米的宽敞车间内,100多台数控机床等自动化生产设备逐行排开,在它们的旁边,工业机械手上下翻飞,灵活地拿取着待加工的毛坯和完成加工的成品;
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围绕城市运行等场景,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积极布局,打造全流程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应用示范,在冬奥村、冬奥签约酒店、定点医院等推广应用,并在海淀、朝阳、石景山和延庆区的4个冬奥场馆集聚区设立了8个服务型智能机器人集中示范展示区,汇集智能导览、移动售货、安防巡检、配送服务、清洁清扫等类型智能机器人100多台。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冬残奥会期间,冬奥村、冬奥签约酒店、定点医院,以及海淀、朝阳、石景山和延庆等4个冬奥场馆集聚区设立了8个服务型智能机器人集中示范展示区,汇集智能导览、移动售货、安防巡检、配送服务、清洁清扫等类型智能机器人100多台。
6月14日,智源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北京智源大会”开幕。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表示,现阶段语言大模型的发展已经具备了通用人工智能非常核心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并且形成了一条以语言大模型为核心对齐和映射其他模态的技术路线,从而让模型具备了初步的多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
2023年底,与上海轨交11号线衔接的苏州地铁3/11号线实现了第一阶段(花桥站-金厍桥站)贯通运行。2024年,苏州3/11号线全线与6、7、8号线分别贯通运营,沪苏轨交换乘范围再扩大,“智造”产业合作机遇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