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兵团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新成员‘大白’,欢迎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我要前往检验中心送货了。您好,请让一下。”在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新院区走廊,智能配送机器人“大白”沿着预定的路线平稳移动,智能避开来往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准确无误地将医疗物资送达指定位置。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根据最新研究,一只生活在南大洋的小型章鱼的DNA表明,西南极冰盖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崩溃。如果人类无法将人为导致的升温控制在《巴黎协定》设定的1.5℃以内,从长期来看,海平面将面临上升3.3—5米的威胁。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科研团队合作,研制了一套子母式微纳米机器人系统,可经颅骨微创通道进入颅内,越过血脑屏障抵达胶质瘤部位,将药物精准递送至胶质瘤病灶。日前,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新华社深圳3月15日电 (记者陈宇轩)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5日发布消息称,该院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具有靶向送药功能的磁驱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根据器官内部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模式,实现靶向送药的同时还可以控制药物释放。
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精准找到肿瘤,打开开关并释放药物。得益于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这一科幻片场景中的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有望加快进行应用。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目前,北京9家试点单位赋权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共完成63个项目的赋权工作。
【为微米级设备供电的锌空气电池面世 或助开发体内送药机器人】财联社8月19日电,随着机器人设备逐渐缩小,对微米尺度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设计出一款新的微型电池,可为体内胶体机器人、传感器等微米级设备供电。
鲁网12月25日讯 日前,山东省医务工会委员会发布了《关于 2024 年度山东省医务职工创新创效竞赛成绩的通报》,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护理部、信息科联合申报的《物联网+生态病房全息感知平台,打造“五位一体”特色护理服务模式》荣获 2024年度山东省医务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院区年轻医生在讨论病历。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摄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苏家英 海晓宁“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地锁定肿瘤病灶。”“这台设备解决了重离子治疗过程中的许多瓶颈问题,投入临床后一定能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数字孪生技术正在医疗健康领域不断解锁新的应用场景。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聚焦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切入点,构筑医院“数智时空底座”,以患者为中心,在一体化便捷就医、精细化管理、个性化精准医疗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医疗向“新”、服务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