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穗加权平均亩产679.6公斤,干籽粒加权平均亩产260.6公斤……”9月10日,在乌当区新场镇王坝村“六化”玉米制种基地,省、市相关专家正在进行田间测产验收。测产验收小组实地查看了基地玉米的生长情况,随机抽取3块制种田开展测产,形成了验收意见。
三湘都市报12月9日讯(通讯员 黄乐佳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2月8日,中国现代种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首届现代种业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市、全国行业企业、高水平院校、行业组织和科研院所等85个单位,共200余名嘉宾参加本次会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近年来,楚雄州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楚雄州现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现代种业最有优势的地区之一。楚雄市东华镇木兰村云南滇系种业科创中心。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良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修订后的种子法实施以来,为提高依法治种兴种水平,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法律遵循和法治保障。
目前,全州种业科研机构达100个、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达483家,与美国、荷兰、日本、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国内近百家种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加代扩繁的青稞品种占西藏、青海等地区种植品种的80%左右。
“鲜穗加权平均亩产679.6公斤,干籽粒加权平均亩产260.6公斤……”9月10日,在乌当区新场镇王坝村“六化”玉米制种基地,省、市相关专家正在进行田间测产验收。测产验收小组实地查看了基地玉米的生长情况,随机抽取3块制种田开展测产,形成了验收意见。
近年来,云南省元谋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盈为目标,攥紧种子这张农业“芯片”,高质量推进种业发展,在保障“饭碗安全”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元谋地处滇中高原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光热资源充沛,被誉为“冬早蔬菜之乡、南繁育种天堂”。
近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现代育种什么样?如何让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清明过后,我国北部冬小麦生产区,小麦已经完全度过返青期,开始拔节生长,在石家庄赵县,燕赵大地的一角,青青麦田之间,矗立着一个个科研实验的标牌,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春耕,育种、病虫害防控、农技研发等数十个农业科研的项目在这里长期进行。石家庄赵县试验示范基地中,小麦正在拔节。
“长势不错!”一大早,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江种业”)负责人刘志勇就带着科研团队的年轻人,来到宿迁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育种基地。 “我们的育种人员一年到头都奔忙在田间地头,几乎每天清晨都到基地来,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仔细观察每个小麦品系的抗病性、丰产性等表现。”他说。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近年来,莒县始终把种业安全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强种质资源普查保护、良种繁育推广,以种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山东纪华家禽育种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省畜禽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领军企业,其培育的“东禽1号麻鸡”配套系获颁国家级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
2021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