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文人闲暇之余,会做些什么?是纵马游玩、抑或品尝珍馐?或是勾栏听曲、还是抚琴品香?这些,都是!但也不全是.....今天咱们“品藏”就要和大家来聊聊这些古代文人雅士独特的把玩趣物——“掌中清玩”。在这个微风徐来的五月,一起遨游在古人的文玩雅兴之中。
业镜(敦煌绘卷) 传说人死后,其生前所作所为都可在此镜中展现,如同一个“记录仪”。图片由作者提供新莽至东汉早期博局纹镜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铜镜,河南安阳大司村出土了商代的铜镜,在墓主人的腰坑附近。内蒙古宁城南山根墓葬里发现的铜镜,也在墓主人的腰间。
原标题:明镜自高悬——文物里的法律故事⑥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的江苏兴化古县衙古代小说《古镜记》是以“镜”为主角的特异传奇《西京杂记》记载了“秦镜”的神奇之处作为一个机构,衙门是封建秩序下律法规制的真实写照。
后来用“明镜高悬”、也作“明鉴高悬”、“秦镜高悬”光洁明亮的镜子高高地挂在那里 clear & bright mirror hung high,指贤明的官吏an honest official审理案件trial,能做到判案公正,执法严明,办事公正无私the finest judgement。
临事当无心,无心则公。有心则偏,传曰:公生明,偏生暗。——宋·李元弼《作邑自箴》古代地方官员基本上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司法长官。司法裁判最需要公平。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做到不偏不倚?李元弼强调,审案时,要做到无心,无心则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