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乖孩子不等于好孩子1、乖孩子也有可能表现在表面 乖孩子也存在着“表面”现象,有些孩子就是表面看起来很乖,在家长亲戚面前都很乖巧,也会让着别人,但殊不知这只是他们的表面,他们已经戴上了“乖巧”这张脸谱,脸谱的里面是搞破坏,欺负别人等。
不久前,遇到了一位做心理咨询师的老师,从他口中听到了一位妈妈的故事。1.这位妈妈是他的一位客户,她担心自己的女儿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女儿很听话,但是一直改不掉吃手这个习惯,已经三岁了,可是还每天睡觉时把手指塞在嘴里。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家长称赞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听话,甚至因此而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够乖,不听话。把乖孩子当成是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其实父母这样子看问题是不对的,因为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1.
一个四岁男孩的妈妈,诚惶诚恐的找到小编,说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天天和一个“坏孩子”一起玩,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跟着学坏呀?怎么样才能让俩个人分开呢?小编听完这位妈妈的叙述就笑了,我问她为什么认为对方是个坏孩子?
因此,成年人更要有意识地注意,在显性评价和隐性行为中,克制“自我中心主义”和双重标准,不“越位”评价,不高标准要求他人低标准对待自己,应以同理心换位思考,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关注儿童发展的真实动机和过程,帮助每个儿童在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人生道路中成长成才。
施害者年龄之小、行为之极端、恶劣,让人震惊。面对这些“恶小孩”,我们真的没办法吗?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至2022年,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7.1万人,其中,超过97%的人走上正途。
“老师,我来擦黑板吧!”“老师,您上课累了,喝点水吧!”——他们,是学校里的乖孩子。“妈妈,我的袜子呢?”“爸爸,给我挤牙膏,不然我不刷牙!”——他们,也是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在学校的勤快、贴心统统不见了,动不动还发脾气呢!在校在家两个样,你家的孩子是这样吗?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我家那个小宝宝一点都不乖。”往往,大家把“乖”与“好”划等号,“不乖”自然就成了“不好”。事实真的这样吗?我们来总结一下自己的身边人,小时候那些“乖”宝宝真的还在被人称赞么?那时候的“不乖”宝宝变成社会问题了么?他们到底谁更善于主宰自己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