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3月13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13日召开记者会公布,中大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咽峡炎链球菌的细菌可引致胃癌。中大医学院表示,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癌症,亦是香港第六大癌症。
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拟中选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海特生物(300683)于11月7日发布公告称,2023 年 11 月 6 日,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参加了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采办”)组织的第九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要重点防控猩红热等传染病。猩红热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猩红热是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儿童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并发症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猩红热进入高发季。近期,社交媒体上,有多地网友发帖反映称,孩子感染猩红热。有网友表示,孩子体温超过39℃。不少家长也在评论区留言表示,得了这病,“孩子很遭罪”。什么是猩红热?
Coker O O, Dai Z, Nie Y, et al. Mucosal microbiome dysbiosis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 Gut, 2018, 67: 1024-1032.
近期,媒体报道了一种由“食人菌”引起的严重疾病正在日本蔓延。根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9日,日本的“食人菌”感染症病例已达1019例(2024年)。有报道称,这种“食人菌”导致的疾病病死率高达30%以上。
关注养生的朋友都知道,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67%~80%的胃溃疡、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与Hp感染有关,还会升高4~6倍的胃癌风险。而今年,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另一种“胃癌菌”,它比Hp还恐怖,仅仅2周就能引发胃炎。这种细菌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感染呢?
中新网上海2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让胃肠癌发现更早一点、愈后更好一点是医学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12日,记者了解到,中国医学专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粪便中星座链球菌或咽峡炎链球菌升高者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目前医生专利已实现成功转让,通过粪便菌群预警胃癌的试剂盒在开发中。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论文称,研究人员通过对被古人类咀嚼过的“口香糖”——桦焦油样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约1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西南部的采集狩猎人群成员,可能受龋齿和牙龈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