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井就是红井。当年,为了使井水更清澈,毛主席还亲自下井底铺沙石、垫木炭。”9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留下了大批红色旧址和红色故事,孕育了苏区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是出自小学语文课本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是1933年4月,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路过瑞金城外的沙洲坝,沙洲坝地处干旱地带,一直以来沙洲坝的人民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看到这种情况很心疼,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直径1.07米、深6米的水井,彻底解决了沙洲坝人民吃水的问题。
因此,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准备生字词卡片。
△吴刚,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人民的名义》《建国大业》《破冰行动》等。收听音频请点击下方链接:【红色印记】吴刚讲述:吃水不忘挖井人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演员吴刚。我讲述的文物是位于江西瑞金市沙洲坝镇的一口水井,当地人又称它是“红井”。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赣州7月30日讯(记者 朱晓航)“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里是毛泽东主席为群众开挖水井,红井的所在地。近日,“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瑞金,在沙洲坝红井,重温这段红色记忆。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红井拍照。
走进沙洲坝,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红色故事的小镇。每一步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激情与坚韧。红井的故事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现在都还会背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沿着长征路学党史在赣州红色文化中感受中国革命不朽的精神赣南记忆,属于你我的红色记忆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留下众多的动人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瑞金红井的故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为广泛的红色故事之一红井革命旧址群位于瑞金城西的沙洲坝镇沙洲坝村,占地面积约600亩。
夏至的第二天,气温虽还未迅速攀升至往年的高温,但暴雨却下个不停,南昌西站的广播里不停地播放着高铁晚点的通知,候车厅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两位队长一直在关注着车次信息,安全联络员也时不时地提醒大家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终于在晚点40分钟后,我们搭上了开往瑞金的高铁,到达瑞金时已是晚上9点钟了,经过了几道防疫检测后,我们顺利出站,与在此等候多时的另一位安全联络员会和,大家在瑞金站前的大广场上拍了第一张集体合影,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激动起来。
首先,要感谢中宣部将《课文背后的红色故事》评定为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并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为本书刚出即红创造了优良条件。截至目前,本书已经销售2万余册。说起这本书的缘起,我愿称之为“火种的传递”,也可以说一个红色火种点燃了另一个红色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