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 (罗海兵)自从第一次踏入位于布达佩斯的匈中双语学校中文课堂,金发碧眼的匈牙利女孩胡灵月(Varga Bonita)就迷上了这门“声调特别、字体漂亮”的语言,并由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他们和中文的故事】屋门轻开,鱼贯走进四个长发披肩、眼眸明亮的外国女孩。12月7日,正值大雪节气,记者与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的四位匈牙利姑娘——19岁的胡灵月、宋智孝、王米丽和18岁的苏悦林见面,聊起了她们学中文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题:中文何以全球“圈粉”新华社记者董越最近一段时间,“汉语桥”中文比赛在多个国家举行,不同语言文化的选手们说中文、秀才艺,自信表达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喜爱。在阿联酋,已有171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7.1万名学生学习中文,中文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布达佩斯7月14日电 题:从稀缺到普及,中文教育在匈牙利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匈牙利罗兰大学成立于1635年,是中东欧地区最具学术盛誉的大学之一,也是该地区最早设立中文系的高校。自1923年设立以来,罗兰大学中文系已走过百年发展历程。
位于布达佩斯的匈中双语学校是中东欧地区唯一一所同时使用汉语和当地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学校于2004年9月成立,最初只有4个年级,87名学生,在经历2016年的扩建后,目前学校有12个年级20个班,在校学生53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