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碎碎念:“三月本来无庸置疑,只有我关心瑞雪与花季的争辩,就像关心生活的水潦能否允许生命的焚烧。但,人活得疲了,转烛于锱铢、或酒色、或一条百年老河养不养得起一只螃蟹?于是,我也放胆地让自己疲着,圆滑地在言语厮杀的会议之后,用寒鸦的音色赞美:‘这世界多么有希望啊!’然后,走。
《四月裂帛》,出自《女儿红》,作者简媜,是一篇散文。初读《四月裂帛》,觉得文章辞藻绚丽,但全文如同一卷佶屈聱牙的经文,晦涩难懂,甚至会觉得一些段落前言不搭后语,实在难以在脑中串联出完整的故事。
在网上,许多读起来特别「文艺」的词总是被广泛流传着,就像「一月气聚。二月水谷。三月驼云。四月裂帛。」,初见觉得文采好可似乎又没读出什么意境来,有人说是古语,有人说是台湾作家简媜写的。简书作者 Athlon_BE 就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写了这篇《堆砌的文艺》。
摘要:与美丽的相遇,始终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偶遇台湾作家的文字,便是这样的幸运。当独属于台湾的风情与诗意,透过笔墨,裹挟着阵阵墨香,不经意间就浸入了生命的点点滴滴。与美丽的相遇,始终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我想,偶遇台湾作家的文字,便是这样的幸运。
听《一席·枝桠》,讲者是简媜。她讲《魔法池塘》,讲人类社会环境的悲情:我们不是在向下一代借,我们是在向下一代在偷。发丝里泛着光的白,手上微微暴起的青筋,和轻柔如少女的声音,居然毫无违和感。简媜的散文有一种年轻女子的清越空灵,尽管如今她已五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