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9月4日电 3日,贵阳市乌当区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2017年乌当区被评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下简称“两山”基地),依托其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全面提速“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街道新添村以盘活村级闲置资产资源为切入点,全面整合政策、资金、土地、资产等要素,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集体增收从单一增收向多元增收的彻底转变。在石厂坡水产果蔬农贸市场的水产海鲜批发零售经营部内,负责人郭中香正在和店里伙计一起商量蓄养池消毒事宜。
“桂花开在桂花岩,桂花要等贵人来......贵人来到花才开.....”2025年贵阳路边音乐会嘉年华的舞台上,一曲《贵客来桂花开》以独唱多音的形式,流淌进人们的心田,唱响了整个会场,也奏响了乌当区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风采。
2024年,贵阳市乌当区按照“一城两兵三服务”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退役军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退役军人当好乡村振兴的引路人、服务社会的带头人、红色精神的传承人、退役军人的贴心人,全面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乌当区2024年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检查情况监管类型检查类型主体名称处理结果检查人员医疗器械经营常规检查杰视视光眼镜店符合要求王发顺、刘勇医疗器械经营常规检查一品205分店符合要求王发顺、刘勇医疗器械经营常规检查一品215分店符合要求王发顺、刘勇医疗器械经营常规检查一树保利
近日,乌当区石厂坡水产果蔬农贸市场旁的水产海鲜批发零售区域开门迎客,然而这里曾经是一处闲置的厂房。在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新添村通过引入经营主体投资,将闲置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村民就业,实现村集体资产从单一增收向多元增收的转变。
金秋美,谷物笑盈黄。9月29日,贵阳市乌当区迎来区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召开,这是描绘蓝图、勇担使命的新起点,是扬帆起航、逐梦未来的新号角。打开全会报告,乌当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均衡、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跃然纸上——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9.71亿元、同比增长3.
日前,市民张先生发现,新天大道原本凹凸不平的窨井盖已被更换。更换后的窨井盖,与马路路面齐平,行车经过几乎感觉不到颠簸。这种改变得益于乌当区对新天大道全路段窨井盖进行的提升整治。窨井盖提升整治工程后的新添大道“以往开车遇到凹凸不平的井盖,都要特别小心,减速通过,害怕发生意外。
日前,《经济日报》发布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其中,贵阳市乌当区上榜2024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位列第94位。这一荣誉的获得,反映了乌当区在资源节约、绿色消费、污染治理、环境质量等关键指标上的杰出表现,展现出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成效。
从贵阳市郊区的人民代表大会,贵筑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到1958年乌当建立县级行政区,召开贵阳市乌当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66载波澜壮阔,历届乌当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突出抓好监督、决定、代表和制度建设,始终与党委同向、与发展同步、与人民同心,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奋力开创新时代乌当人大工作新局面。
蛇年春节喜庆的气氛还未消散,乌当区已经吹响了复工复产的“集结号”,辖区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拓市场,全力稳增长、力拼“开门红”。正月初八,贵州千叶药品包装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复产。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在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身着工作服,在生产线忙碌着。
2月10日,记者从贵阳市乌当区获悉,2024年,乌当区实施“一圈两场三改”项目总数37个,总投资10.92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37个,已完工项目25个,已到位资金10.92亿元,开工率100%、资金到位率100%。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乌当区对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9月13日下午,贵阳市乌当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乌当区“文商旅”有关工作情况,并推出6条秋季精品旅游线路。据悉,今年避暑季期间(5月至7月),乌当区文旅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区共接待游客235.48万人次,同比增长3.37 %,实现旅游收入26.
青山环抱,阡陌纵横,果美菜鲜粮满仓。一个个标准化农田、家庭农场、农业示范试验基地,这是乌当人突破高原山地限制,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如今,在乌当区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上,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