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8日电 题:霍建国:3月外贸数据反弹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工业、投资、消费、就业等核心数据揭晓。当天中新社举办“国是论坛:2023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多位专家,对经济形势进行解读。
据中国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6日下午3时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外贸还是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也看到一些好的迹象,今年1—2月份进出口有望延续去年10月份以来的增长趋势。去年3月份的基数比较高,预判今年3月份可能会有一些回落。
投资要点:数据表现:海关总署4月13日公布,3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5%;进口同比增长-12.7%;贸易顺差30亿美元。出口方面:增速如期回落,短期前景并不乐观。3月份出口同比大降15%,这印证了我们对于短期出口形势恶化的判断。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星每经讯 4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3月份出口下降的趋势有可能持续一两个月,但是不会太长。
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多家外媒关注到,中国3月进出口数据出现“出人意料好转”。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13日报道,中国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今年3月出口意外急增14.8%,终结四连跌,进口同比降幅大幅收窄至1.4%,实现贸易顺差881.
本报记者 刘萌3月份外贸进出口数据发布在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预测,在高基数效应下,3月份我国出口增速将阶段性回落但仍有韧性。海关总署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308.6亿美元,增长5.5%。其中,出口5280.1亿美元,增长7.
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第136届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广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 周頔/摄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周頔 北京报道10月10日,商务部召开第136届中国进出口交易会(广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运行整体稳中有进,展现较强韧性和活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北大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外贸形势会好于去年,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强于去年。据海关总署,以美元计,2023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值5.
来源:人民网 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外贸开局有力、起势良好 有望延续稳定增长势头【观点摘要】今年我国外贸实现“开门红”是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基数效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为我国全年外贸“质升量稳”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我国外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势头。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如何看待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七新华社记者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之一。自去年中国外贸增速放缓以来,一些外媒炒作“中国外贸寒冬来了” “中国出口订单转移”,以此唱衰中国经济。当前中国外贸企业发展情况究竟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周頔 北京报道6月29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以“中国2024下半年出口形势分析及预测”为主题的第88期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就未来出口形势进行了研讨。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5%,外贸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在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与此同时,据青岛海关统计,前4个月,山东省进出口1.05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6387.5亿元,增长10.7%。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题: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质升量稳”动能增强——前4个月我国外贸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新华社记者邹多为、唐诗凝、丁乐9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